目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正处在休赛期,各参赛球队也迎来新一轮的招兵买马。不过,今年的转会市场有些冷清,各球队动作并不大,特别是更受关注的中超,球员转会寥寥无几。相反,中超有一半的球队更换了主帅。有一项数据更令人惊讶,16支球队只剩下3支使用本土教练员,其他球队均为洋教头。长期以来,中国足坛存在洋教头好还是本土教练性价比更高的争论。就目前中超洋教头数量上看,各球队似乎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近期的球队换帅潮中,来自上海的两支球队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备受关注。前者是上赛季联赛冠军,后者则为杯赛冠军,他们改变了冠军球队不换帅的“惯例”。此外,青岛海牛、武汉三镇、南通支云、梅州客家、河南队以及中超新军青岛西海岸都进行换帅,而且均为洋帅。至此,中超新赛季16支球队中,仅剩下沧州雄狮的肇俊哲、长春亚泰的陈洋和天津津门虎的于根伟3名本土教练员。 这样的数据对比,多少让人有些惊讶。毕竟过去几年,中国足坛出现了不少重用本土教练员的呼声,认为本土教练能力不差,更适合中国足球。连国家队主帅都选用本土教练员,俱乐部自然也就多考虑考虑本土教练员了。2022赛季,中超本土教练员数量达到近年来高峰,当时的18支球队有一半是本土教练员。 为什么如今本土教练员带队机会减少?公认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水平问题。因为水平还不够高,往往有实力争冠的球队会选择洋教头,而能够拿起教鞭的本土教练员多在中下游球队。职业足球靠成绩说话,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本土教练员自然就不会得到重视。这是一个纠结又矛盾的情况。教练水平看成绩,而成绩很多时候要看球队的实力。希望本土教练员出头,但他们却只能在中下游球队中任职,成绩往往不会太好。2004年至2023年中超20个赛季中,有16支夺冠球队的教练是洋教头,仅有4支球队为本土教练员。这4名教练员分别为带领深圳队夺得2004赛季冠军的朱广沪、带领长春亚泰夺得2007赛季冠军的高洪波、带领北京国安夺得2009年赛季冠军的洪元硕和带领山东泰山夺得2021年赛季冠军的郝伟。从胜率上看,洋教头遥遥领先。中国职业足球联赛30年来(1994年至2023年),胜率排名前十的教练员中,有9人是洋教头,最高的是70%的意大利名帅里皮,其次是66.2%的巴西名帅斯科拉里。排在第三位的是里皮的弟子卡纳瓦罗,胜率为64.2%。最后一名为56.5%的郝伟,他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名本土教练员。 当然,目前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就算选用洋教头,也不再是“金元足球”时以名气为标准,性价比是关键。如今,洋教头不仅没有了以前的高薪,且都比较熟悉亚洲足球。年薪最高的是执教山东泰山的韩国主教练崔康熙,团队的年薪是400万美元。而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的教练团队,年薪在200万至300万美元之间,其他球队的教练团费用还会再低一些。这些年薪相比前几年动辄大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金元足球”,甚至连零头都不到。 事实上,球队少用本土教练员,除了水平,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信任”。本土教练有语言沟通无障碍、无文化隔阂的优势,但在中国职业足球圈子里,这种优势却让人感觉成了“劣势”。特别是李铁案后,外界对本土教练员的信任度大幅降低。谁会想到,曾被誉为未来之星的李铁,背地里却是靠金钱的交易上位。就连本可以赢的比赛,他都需要通过贿赂达到百分之百赢球的目的。或许越是了解这个圈子,被腐蚀的概率就越大。而便宜实惠的洋教头人生地不熟,专注力会更多地放在球队的训练上,可以让俱乐部更放心。 关于中国本土教练员,曾带领国足闯入世界杯正赛的著名教练员米卢几年前曾有过这么一段话:“中国本土教练不适合做国家队的主帅,至少现阶段是这样。这与能力毫无关系,只是因为,本土教练要承受的压力和受到的干预,比我这种洋教练大得多。就连我这种湖,一度都感到吃不消,何况他们?这是一个足以把人摧毁的职位。”米卢看得很通透,虽然说的是国家队教练员,但同样适用俱乐部教练员。 就目前中国职业足球的大环境来看,本土教练员想要得到认可,不仅需要自身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所谓的“圈子”更需要净化。只有提升俱乐部的信任度,本土教练员才会有更多的展示机会,也才能够快速成长。 |